以朱连崇祯为主角的军事历史《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是由网文大神“文盲写小说”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权谋】 【杀伐】 【争霸】 【无系统】好消息:朱连穿越了,穿越成大明崇祯帝朱由检。坏消息:今天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日,距离李自成攻进外城还有七天。此时的大明已是大厦将倾,危如累卵。北有建奴,西有流贼,天灾不断,人祸不停。朱连扔掉手中的绳子,拿起天子剑。杀了内斗的文臣,杀了贪腐的朝臣,杀了富可敌国的勋贵,杀了投敌叛国的商人。起初,他只想多撑几天把太子安全送到南京。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计划......
以朱连崇祯为主角的军事历史《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是由网文大神“文盲写小说”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遵旨!请陛下移驾到旁边军器局的院子,按规矩仓库附近不能有火”等崇祯在来到军器局后锦衣卫早已清场,现场除了范景文、焦勖和汤若望以外,再无其他官员军器局测试火器威力的院子很大,远处的地面上扎着木桩,再往远处种着密密麻麻的树木有的小树上面绑着木板,有的扎着草人,草人身上穿着各式各样的盔甲工部不仅制作火器,还负责制作防具颇有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火器依次摆放,只等点火测试得到崇祯的示意后...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免费试读
“红夷大炮够不到!”
崇祯拿着千里眼往西南方向看去。
千里眼虽然具有望远镜的功能,但清晰度和变焦能力还是差不少。
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的顺军已经扎好了营寨,此时正在等待后续的部队集结。
后方的辎重部队浩浩荡荡,黑压压的一片,让人呼吸压抑。
紧接着,一股骑兵从军营里出发,朝阜成门的方向快速行进。
他们后面跟着一伙步兵,手里拿着长长的武器。
随着这些人越来越近,崇祯终于看清那些步兵手上拿的根本不是武器,而是锄头!
崇祯愣了下,将千里眼递给李邦华,问道:“李阁老,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李邦华接过千里眼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他大声说道:“流贼打算掘战壕!有了战壕就能躲避大炮和火铳,甚至弓弩都不能伤到他们。”
“李副将,快命人开炮,不能让他们挖战壕!”
李副将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吩咐炮兵准备装药。
“等等...”崇祯出声制止。
李邦华急了:“不知陛下为何喊停?此时再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不,他们不是来掘战壕的!”
“报!陛下,西北方向发现一股敌军,旗子上写的顺字,似是李闯贼的主力大军到了!”
不等崇祯解释,一个斥候飞奔而来,单膝下跪报信。
此言一出,在场的官员,守城的兵士纷纷变了脸色,齐刷刷看向西北。
京师久无战事,上一次打仗还是在崇祯二年。
那一战,死了太多人。
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还有一个被凌迟的袁崇焕。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人似乎已经被遗忘了。
同样被遗忘的,还有战争的残酷。
崇祯接过千里眼,往西北方向看去。
果不其然,一支顺军骑兵正朝京师的方向疾驰而来。在他们前面有几个零星的骑兵正玩命的策马狂奔,不用想那些都是明军的探马。
不多时,这些骑兵便到了明军火炮射程之外。
他们没有排成队列前进,而是成片的散开。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减少明军炮火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明军火炮种类繁多,炮弹主要有两种,大个的实心弹或百子连珠弹,前者射程远,后者杀伤面广。(开花弹也有,但只有熟练的炮手才能发射开花弹,即便如此失误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所以实战中很少使用。)
所有的火炮中红夷大炮射程最远,可以达到两千米左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射程,射程越远使用的火药量越多,使用的火药量越多炸膛的风险也越大。
天启元年成书的《武备志》,对火炮弹药的装填量有严格的量化要求。减少炸膛风险的同时,增加火炮的寿命。
追到明军火炮射程附近时,追兵停止了追击。
城上的守军不甘心,有人用火炮朝那些骑兵发射了一枚炮弹。
不出意外的落空了。
李邦华放下千里眼,眉毛拧成了一团,指着正在挖土的顺军问道:“陛下为何说他们不是来掘战壕的?”
“夜黑风高,城上的人看不到,如果是掘战壕,为何不在晚上掘?”
“白天掘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这些人命试探出各个城门上守军和火炮的数量,等攻城的时候选一个火炮最少的城门进攻,将伤亡会降到最低。不出意外的话,其他城门外也有流贼在掘土!”
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