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回档1983:我要撑起一片天 类型:都市小说 作者:半支香烟 角色:尹飞扬余秋儿 简介:“别人再好,都于我无关” “你再不好,我都喜欢” 这是余秋儿对尹飞扬说的话 尹飞扬,两世为人 前世是大学生,本来前途无量,却因感情受挫跳河轻生 后世的尹飞扬身负巨债,家庭离异,遭遇车祸 既然老天爷让自己重活一次,那么, 我要撑起一片天 PS:这里没有系统、没有无脑爽、没有后宫、没有阴谋权术、没有商海沉浮这...
第7章 学穆桂英阵前挂帅
“哎,说来也是我运气不好,摊上个班主任不说,还碰上英语改革,今年的高考题又比往年难了些。这可真有点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的感觉了”,外公说着就自嘲起来。
“英语改革?”尹飞扬诧异的看着外公,不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
外公苦笑了声,对尹飞扬道:“你这几年疯疯癫癫的自然不知道,以前的高考虽然也有外语,不过只是选项之一,考试的分数也不过30分而已。
可从今年起,教育部把英语列为了必考科目,分值也拉到了100,这对没选英语的那些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即便是选择了英语学科的那些学生,重心也都在语数上,平时学的也不怎么用心,而且老王头那英语水平也实在不咋地”。
外公这么一解释,尹飞扬恍然大悟。
的确,从77年开始恢复高考以来,为契合改革开放,适应未来之发展,在青少年的教育方面,也确有必要进行一些变革,总不能还拿着以前的东西生搬硬套。
就如外公刚才所说,班上毕业的学生有60人,可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不过区区6人而已,这是那个特殊年代产生的特殊规则,虽有些不合理,甚至不近人情,却又是无奈之举。
毕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吃香了,毕业包分配,端的可都是铁饭碗。所以高考就成了他们脱离贫穷,摆脱农村的唯一一条路。
然而,那时的大学资源毕竟有限,国家也是刚发展,能够提供的岗位也有限,在这种万人过独木桥的状况下,只能优胜劣汰。
因此在正式高考前,各地教育部门就会组织一次预考,让那些预考成绩不好的学生,直接丢掉了高考的资格,以此来缓解高考的压力。
而这些预考不通过的学生并没有放弃,他们发愤图强,来年再考,因而竞争的压力不减反增。再加上所谓的‘指挥棒效应’见空就钻,又给这些复读生们雪上加霜。
在这种环境下,一个镇高中连一个中专生都考不出来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连马爸爸都曾三次高考,两次落榜,第一次数学也才考了1分,就更是当时高考现象的佐证了。
“这么说来,跟外公您也就没什么关系了,您还生啥气啊”尹飞扬苦笑的看着外公道。
外公白眼一翻:“话是这么说,可你给那些学生的家长能讲清楚吗?那些家长一闹,县里的领导迫于压力,就只能拿我开刀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学学穆桂英阵前挂帅,就怕学校领导说我没经验,不给这个机会”,尹飞扬叹了一声,无奈的看着外公。
“这个你放心,小城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的。不过,你耽搁了这几年……”外公心里不踏实了,尹飞扬虽说是正经的师范学校毕业,可好几年没摸过书……
尹飞扬看出了外公的顾虑,微微一笑,说道:“您放心吧,这个队伍我能带好”。
留在外公家吃饭,顺便从外公的书房找齐了高一到高三年级所有学科的书。
这些书,都是外公从学校捡回来的。
既然打算去镇高中教书,那必须明确教什么。
后世中,尹飞扬也曾在县一中教过几年数学,后来校外的培训行业大火,他就辞了学校的工作,在那些教育培训机构里摸爬滚打了小十年。除了数学外,语文、英语以及物理、生物也都教过。
尹飞扬在学习上是有天赋的,不然几年前也不可能考上大学。
所以即便是丢下课本几年,给他一段时间,他就能将所有知识捡起来,大不了跟那些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能否胜任教师这份工作尹飞扬毫不担心,他考虑的,也正是外公期望的,将这些孩子送进大学的校门。
从外公家回去后,尹飞扬就趴在书桌上看起了书。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就连平时害怕尹飞扬的沅沅,也不时的跑到尹飞扬跟前,有模有样的看起了书上的图画。
“沅沅,你想不想读书认字,想的话爸爸教你”
看到沅沅一副认真的样子,尹飞扬的心就如平静的水面丢下了一枚石子,荡起层层涟漪。
这么多年,自己教的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每当看到那些学生在自己的辅导下取得优异的成绩,尹飞扬高兴的同时,心里又不免有几分失落。
自己无生育能力,那跳跃龙门的莘莘学子,终归是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现在,自己有了沅沅,这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尹飞扬心里默默发誓,这一生自己一定会用命来守护。
“想,妈妈给沅沅说过,要沅沅好好读书,就像爸爸一样,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我不喜欢以前的爸爸,我喜欢现在的爸爸”
沅沅的眼睛里写满了天真和可爱,尹飞扬的心如惊涛般澎湃,他将沅沅紧紧抱在怀里,眼眶已湿润。
次日天还未亮,尹飞扬在菜园里割了几捆韭菜、蒜苗,摘了些青椒、黄瓜等,准备拿到县城去卖。
“要不我去吧,你在家看书”,余秋儿也起了床,站在门口看着尹飞扬道。
“昨天咱们不是说好了嘛,以后我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余秋儿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帮尹飞扬把筐子绑好,又一一说了这些蔬菜的价格。跑进屋想给尹飞扬装几个馒头路上吃,可揭开盆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
“家里的粮票没有了,要是卖的好,应该能在自由市场卖一斤面和二两油……回来我给你包韭菜饺子”,余秋儿的声音细的跟蚊子叫似的,说话的时候都不敢看尹飞扬。
尹飞扬刚才算了算,自己这百十斤菜,就算全卖光了,还不到一块钱。而一斤面粉2毛,一斤豆油8毛,这还是有粮票的价格,在自由市场几乎要翻倍。
从这到县城来回三十多里路,再加上卖菜耽搁的时间,一来回差不多就要一天。
种的这点菜只能勉强糊口,再加上前世的自己隔三差五的就犯病,需要扎针吃药,真不知道余秋儿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好,你在家看好沅沅,别让她在涝池边上玩”,尹飞扬说完,将绷带往肩膀上一套,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县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