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咖“月下鎏江”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朝中对之寒门女将》,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薛定摇梁平秋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权谋架空历史,双女主一起搞事业。“不谈军政谈什么?谈情说爱吗?那岂不是太蹉跎志向了吗?”“我想,我手中的权力是用来福荫公平与正义的,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给恶人充当保护伞的。”“定摇此去,以民本位之心,当民本位之官,办民本位之事。此志虽愚,此心不渝。虽难不屈,虽险不屈,虽死亦不屈。”南齐末年,帝王穷兵黩武、狠戾多疑,以“制衡之术”御朝臣,苛政之下,民生凋敝。一个心系民生的草根女将,一个出仕济民的乡女谋臣。为帮助百姓脱离苦海,她们暂托伪朝,分立两党,朝堂上势同水火,私下里肝胆相照。二人于貌离神合间迅速积累军事资本,一朝时机成熟,倾兵倒戈,辅佐新主,救生民于水火,定千秋之业,立不世之功!...
小说《朝中对之寒门女将》,现已完本,主角是薛定摇梁平秋,由作者“月下鎏江”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但见他俯身行礼后保持冷静地礼问道:“丞相大人,御史大人。今日本有清议安排,但却惊悉宫门兵变,特来问候。”御史大夫汤徵和太常大人卢肇清皆是儒生、同属清流。作为在风里雨里走过近二十载的朝廷大员,天塌下来的大事面前,也都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在线试读
言谈之际,作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大人卢肇清也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丞相府。按照惯例,每月月末他都要来丞相府同沈观行清议儒学教化、规制儒生修学进度。但见他俯身行礼后保持冷静地礼问道:“丞相大人,御史大人。今日本有清议安排,但却惊悉宫门兵变,特来问候。”
御史大夫汤徵和太常大人卢肇清皆是儒生、同属清流。作为在风里雨里走过近二十载的朝廷大员,天塌下来的大事面前,也都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着克制和冷静。
沈观行轻抬卢肇清的衣袖道:“卢大人来得正是时候。事急从权。今日清议暂停。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卢大人。”
“丞相但讲无妨。”
“司学监的学生本就对施老将军受刑问斩一事怨愤颇大。现下边境骑兵入京,可能会更让他们觉得有所依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年纪,最容易偏激激进。肇清,我希望你能安抚好司学监的学生,尤其是儒生。这件事解决之前,舆论不可生乱。更不能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司学监是清流一派的官学之地,这里的才俊大多从全国各个州郡选拔而来,是以备朝廷之用的栋梁之材。
卢肇清当即明了,俯身称是。
沈观行接着看向御史大夫汤徵:“汤大人,陪我进宫面圣吧。这件事,要在五更天早朝前定下调子。”转身欲行之际,忽而一阵头晕目眩。太常卢肇清和旁边的丞相府管家赵勰见状赶忙上前搀扶。近几日为施正明之事奔波劳累,他实在有些体力不支了。待沈观行站定后,拍了拍卢肇清的肩膀,示意他安心回府。按照南齐律制,御史大夫作为丞相辅职,有充分的理由和权力同丞相进退一体。而作为主管祭祀礼仪与教育的太常一职,卢肇清实在没有在涉及军统问题时发言的立场。这也是作为丞相的沈观行没有发话让卢肇清一同进宫面圣的原因所在了。
沈观行心中自是期望见到薛定摇问清缘由,以安定四方军心不至酿成大范围的动荡。然而他心中明白,如今局势下,自己作为薛定摇的老师,免不了帝心的猜忌。不管从礼数的角度上还是在消除帝王猜忌的角度上,他都只能将进宫请罪作为第一要义。
汤徵看着分身乏术的老丞相,恭敬而又无奈地扶着他出了丞相府的大门。同列朝班多年,汤徵十分清楚沈观行的个性。一旦涉及大局,他向来是要亲力亲为、鞠躬尽瘁的。
彼时,皇宫大苑内廷政事堂中,褪去一身冕服的征元帝身着素袍,由掌事太监李柄扶着,自大殿屏风后走来。但见他虎眼龙鼻,眼周却略有赤色,肤白若雪却如同傅粉,仪表堂堂却形销骨立。三伏天的天气,仍然披风加身。自幼累病加身的他,身体一直抱恙,每日都要以药饮维持着这副几乎无缚鸡之力的躯体。
然而,这位三十有八的帝王,却有着与身体状况不相匹配的勃勃雄心。但见他摩挲着挂在大殿中央的疆域图,静静观望着天下大局。
当今天下,西部是驰骋沙漠的乌蕲部落、南部是林深茂险的祜鞑族群、东部是屿舟列岛的一众小国。至于中原一带,则以沧浪江水为界一分为二。南齐与北殷隔着沧浪江水呈对峙之态。两个强大的帝国无时无刻不期望着吞并对方,实现中原一体。南齐雄踞江南,已历四世;北殷则是在天下大势割据混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门阀政治,已历两世。南齐在平息海寇与南部边境的祜鞑之乱后,自征元六年始,便开始将战争的矛头直指北殷。南齐以进攻为上、北殷以防守为主。然而北殷防御顽固,打了两年却久攻不下。征元帝退而求其次,单方面撕毁与西部乌蕲部落签订的缔交盟约并对乌蕲发起侵略战,以求打通西部边境的卞支走廊。再通过卞支走廊绕过沧浪江源头,以捣北殷西南边防,进而直趋其关中腹地。然而就在与西部乌蕲部落的鏖战中出了岔子 ——身居征西大军主将之位的施正明屡次上书请求退兵议和、重修盟约旧好。
在施正明看来,不论是南部的祜鞑族群还是东部屿舟列岛的一众小国,南齐与之交战的结果皆是得以扩充国土,以便增加税收、广开财源充盈国库,进而转换成对北殷侵伐的军事开支。但是这样的大国战略对于南部祜鞑和东部列岛上的原著生民而言,无疑是一种残忍的盘剥与掠夺。他们当下虽然畏于南齐强兵,俯首称臣。但是若有朝一日南齐势弱,他们必然如同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一般,一飞冲天、强势反扑。施正明作为两朝老将,他清醒地意识到征元帝正在将南齐带入一个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又因他自幼修习儒、道,道家思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对战争的看法。在他看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若战争的目的是兴兵伐恶、保国卫民,则可为之;可若战争的目的是攻城掠地、欺弱霸小,那便是不道之争、不义之战,万不可为。南齐与西部乌蕲部落的战争性质,显然属于后者。
然而在一心想图霸业的君主眼中,施正明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无异于芝兰当道。
此刻,征元帝对着疆域图观望良久,胡须微微颤动着开了口:“朕即位以来,自征元三年始,便志在收复失地、开疆拓土。沿海之东,剿海寇、诛流臣,海商能行自由之贸易;嶂岭之南,平祜乱、灭叛贼,国之疆土足扩百万公顷;为什么,为什么独独流沙之西难以克敌,沧浪江北不臣于朕?!从施正明三番五次上疏要求退兵、到如今这征西贼子胆敢不昭回京,列兵宫外挑战朕之君威!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朕德薄吗?!咳咳咳咳咳……”一番咆哮怒吼的声音就像冷水锅底下燃烧的木柴,带着岁月催生枯木纹路的成熟和迫切实现功能性作用的急躁,燃烧着一种叫野心的欲望。
小说《朝中对之寒门女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