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如履薄冰》目前已经全面完结,石越朱翊钧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石越”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如履薄冰》主角石越朱翊钧,是小说写手“石越”所写。精彩内容:大明朝,隆庆六年六月朔日,清晨。(1572年六月初一)慈庆宫。……“天狗食日!天狗食日了!”“毋要慌乱,各司其职,戍卫东宫!”阵阵喧嚣吵闹声在慈庆宫外经久不息。殿内,石越半卧在床榻之上,以手扶额,神色一时恍惚。两名内侍躬身侍立在旁,等候着他更衣。石越没有理会他们,紧闭双目,整理着脑海中的驳杂信息。他只记得自己明明正在地方各区调研开会,而后突兀地发生了日食,旋即失去了意识。醒来之后,就莫名到了此处,...
精彩章节试读
但皇帝驾崩,皇后理所应当作为监国,权宜为之,也说得过去。
虽然……张涍明知不是陈太后下的懿旨。
戏唱到这个地步,此时自有人帮场子,把调子唱上去。
通政使司右通政韩楫呵斥道:“张涍放肆!陈太后何等识人之明,你竟敢诬赖!冯大珰这司礼监掌印一职,是如今的李太后点选!”
话音刚落,吏科左给事中宋之韩立刻出列争辩:“韩通政,也请慎言,我六科,从未见李太后彼时有明旨示下。”
这二人是高拱门生,百官人尽皆知。
到了这时,那些不明就里的官员终于反应过来,原来首辅与司礼监掌印,要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了!
台谏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司,全是高拱的人。
眼下这几人一唱一和,要说不是高拱授意,那才是见鬼了!
朝堂是高拱的主场,可怜的司礼监掌印只能被众人围殴,真是一点办法也无。
而当事人冯保,看着自己眨眼之间便被架在了火上烤,面上虽没什么表情,心中恨意却丝毫不少。
纵使提前知道高拱将在最近发难,有些心理准备,此刻仍是觉得怒极。
这处短板,他早就心知肚明。
当初先帝驾崩,李贵妃厌恶孟冲,便将其驱逐,提拔了自己。
至于明旨……司礼监掌印,还真不是区区贵妃可以一言而决的。
况且,当时孟冲是司礼监掌印,高拱是内阁首辅,二人盟友,这区区贵妃令旨,能遵从才怪了。
于是他便进言彼时的李贵妃,让她绕过外朝,直接点用自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
嗣君的生母有位份,自己领着东厂有人手,哪里还用管什么流程礼数。
内廷的斗争方式可与外朝不一样。
所以,快刀斩乱麻实在是权宜之计,彼时根本不可能下明旨到内阁。
否则轻则被六科封驳回来,严重些,恐怕还要波及到李氏身上——牝鸡司晨这话,高拱是真能骂出来。
此后靠李氏压着,一时也没人追究,就算有,那奏疏也是可以留中的。
更随着前些日子做掉了孟冲,以及今日李氏成为了太后,冯保这位置就已经不可动摇了。
只是,他没想到,高拱竟然敢命御史在登极大仪上,当面捅破此事!
这是哪怕明知无用,这要来恶心他一番。
是当真不顾及两宫,不顾及小皇帝的脸面了!
冯保隐晦地看了一眼殿外,没等来预料中的动静。
却也不能丝毫不还手,他当机立断抬出李太后:“诸位不妨再好好想想,当初李太后可是下了口谕的!”
冯保将太后二字咬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