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小说推荐,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如履薄冰》,这是“石越”写的,人物石越朱翊钧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小说叫做《如履薄冰》,是作者“石越”写的小说,主角是石越朱翊钧。本书精彩片段:” 李贵妃意外地看了自家孩子一眼。 自家儿子今日当真是转了性一般,谈吐之间有条有理,着实聪慧,也难怪百官多有夸赞,有人君之相。 她眼睁睁看着朱翊钧短时间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只觉得不可思议。 又想起今晨东宫的事……莫非真是大行皇帝庇佑? 她按下心头嘀咕,还是忍不住夸了一句:“嗯,还算周全...
阅读最新章节
她伸手给朱翊钧理了理衣饰,随口说道:“那你还给大伴难堪,司礼监提督太监可是他干儿子。”
这话的宠信,不要太明显,比之高拱,强上太多了。
朱翊钧打蛇随棍上,绕到李贵妃身后,给她捶肩:“母亲,不是我非要给大伴难堪。”
“一来,那小太监无论是离间上下,还是摄于高拱不敢实言,都是欺君罔上,无君无父之辈。”
“这种人当值文华殿机要,司礼监多少也有失责之责,陟罚臧否,是人君之责,孩儿或不敢忘。”
“再者,面上高拱占了理,又揪着不放,孩儿只能处置一二,免得耽误了临朝劝进的大事。”
李贵妃意外地看了自家孩子一眼。
自家儿子今日当真是转了性一般,谈吐之间有条有理,着实聪慧,也难怪百官多有夸赞,有人君之相。
她眼睁睁看着朱翊钧短时间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只觉得不可思议。
又想起今晨东宫的事……莫非真是大行皇帝庇佑?
她按下心头嘀咕,还是忍不住夸了一句:“嗯,还算周全。”
说罢,她又好奇道:“那让冯大伴再择一人顶上去就是,面子里子都有了,非要把蹴鞠踢到你娘这里来作甚。”
朱翊钧适时地顿了顿捶肩的手,而后才一声不吭地再度轻捶了起来。
李贵妃很是敏锐察觉,出声问道:“我们母子连心,有什么话说不得?”
朱翊钧红了红脸:“母亲,不是说不得,只是一时有些不好启齿。”
李贵妃摆了摆手,懒得言语。
朱翊钧这才说道:“母亲,冯大伴本就提督东厂,又兼管御马监内卫,这是内廷显要位置。”
“几日前,母亲又将他提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廷机要尽在一身,繁忙得很。”
“就如散朝后,大伴便去处置奏疏,不能在跟前侍奉。孩儿这几日,多次想寻他都寻不到。”
“所以,孩儿想趁着这个机会,请母亲给孩儿再划拨个大太监,身前听用。”
说罢,他还讨好地替李贵妃揉了揉肩颈。
给领导进谗言,谁不会啊。
冯保能玩高拱威胁论,能抹黑他调皮捣蛋,他自然也可以有样学样!
司礼监一把手掌印,称之为内相,二把手提督东厂,二者相互制衡。
李贵妃深宫妇人,不懂其中门道,让冯保如今一人身挑两职,他当然有必要点醒李贵妃。
至于效果,就看李贵妃对冯保的信任程度了,大不了多来几次嘛。
果不其然,李贵妃听后,眉头皱了皱,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才心不在焉地接上话:“所以你想让跟我要谁?”
朱翊钧低下头,恭谨道:“全凭母妃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