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中的人物崇祯王朴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流于你心”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内容概括:我是历史系研究生,周末在图书馆看明史时,被炸雷劈到穿越成崇祯帝。睁眼就在紫禁城东暖阁,老太监哭着喊皇爷,太医说我受惊吓气血不畅。得知此刻是崇祯14年松山大战时,大明危如累卵。我深知责任重大,强压震撼,模仿帝王口吻安抚众人,从此刻,我要以崇祯身份,力挽狂澜救大明。...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主角崇祯王朴,是小说写手“流于你心”所写。精彩内容:林宇今年24岁,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正值周末,悠闲的在学校的图书馆看明史,窗外的天气雷声滚滚,但林宇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全神贯注的把手中的书翻到了最后的几页,突然!一声奇响的炸雷在天空爆开,那声响仿若万钧重锤狠狠砸下。正聚精会神的林宇,只觉耳畔嗡鸣,大脑瞬间空白,两眼一黑,身体软绵绵地向前倾倒,周遭的一切都在这雷声和他的晕倒中,陷入了短暂的死寂。————“皇爷!皇爷!” 年过半百的老太监,脸上...
明史看到一半,我穿成了崇祯帝! 免费试读
崇祯十四年十月初六
读罢,刘泽清立即召集亲众来到中帐议事。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一众亲兵三三两两的来到了中军大帐。
刘泽清正沉吟不定,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便是尖细的宣旨声:
"圣——旨——到——!"
刘泽清不容得多想,便又率众走出帐门跪迎圣旨。
待打发走了传旨太监,刘泽清狐疑的说道:“这孙传庭的信竟然比圣旨来的还快!而且给的这么痛快,有古怪啊”
刘三刀接过信扫了几眼,满不在乎地说道:"父帅多虑了。皇帝老儿现在焦头烂额,只能从京营调拨物资给咱们。我听闻孙传庭刚从大牢里放出来,他哪敢违抗圣命?"
他随手将信扔在桌上,继续道:"依我看,是怕咱们不听调,这才急着送信来。父帅若是不放心,大不了多带些亲兵去便是。"
几个千总也附和道:"是啊总兵大人,咱们两万大军在此,谅他们也不敢耍什么花样。"
刘泽清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话虽如此...但孙传庭此人,终究不可小觑。"
刘三刀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道:"父帅明鉴,孙传庭不日就要率军驰援松山,届时京畿防务空虚。如今李自成的闯军已占据洛阳,皇上若在这时节对您不利,岂不是自毁长城?"
他搓了搓手,继续分析:"依儿之见,皇上此番如此痛快应允粮饷,正是要仰仗父帅坐镇京畿。咱们不如顺水推舟,先收了这批物资再说。"
帐中几位千总闻言纷纷点头,其中一个络腮胡将领附和道:"宏远说得在理。皇上现在是有求于咱们,断不会在这节骨眼上生事。"
刘泽清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案:"好!宏远,明日点一千精锐随我入营用于搬运军需。"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记住,要选那些跟着咱们在山东剿过匪的老兵,把家伙都带齐全了。"
刘三刀闻言大喜:"父帅英明!属下这就去安排。"他转身时又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要不要让弟兄们在营外三里处埋伏接应?"
刘泽清冷笑一声:"不必。带足亲卫便是。去的人太多,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他摩挲着腰间的佩刀,"就京营那些少爷兵,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刘泽清与众将一直商议至半夜才各自回帐。
次日清晨,刘三刀天不亮就踹开了营帐,指挥其麾下军士准备用于装货的车辆马匹。
只见他扯着嗓子吼道:"都给老子麻利点!"他腰间新换的腰带在火把下闪闪发亮,靴尖不耐烦地踢着地上的泥土。
一百辆大车已在营前列队,车辕上还凝着霜花。
"弟兄们听好了!今儿这趟差事——"他故意拉长声调,引得士兵们纷纷抬头。
"京营的爷们要给咱们送年货!"他猛地抽出佩刀拍在车板上,"能搬多少搬多少!搬的多的,赏银赏娘们儿!
"搬的少的..."刘三刀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老子亲自赏你二十军棍!保证打得你下回能扛着粮袋翻城墙!"
刘三刀话音未落,底下便爆发出一阵粗野的哄笑。这些兵痞都是跟着他从山东一路劫掠过来的老油子,闻言不但不惧,反而七嘴八舌地嚷开了:
"刘爷放心!咱们保管把京营搬空喽!"
"二十军棍算个球?上次在济南府挨了三十鞭,不照样扛回两袋白面!"
"要我说啊,干脆连京营的锅灶都给他端了!"
刘三刀听着这些浑话,非但不恼,反而得意洋洋。他手下这帮兵,哪个不是背着几条人命的亡命徒?朝廷的军规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屁。约束约束手底下那群军汉还可以,对他们这些刘泽清的家丁来说那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