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乱明之建勋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白戈 角色:李伏成李芳儿 简介:崇祯九年,督师袁崇焕已被冤杀,皇帝无能,奸臣当道,官员贪腐,大明兵将不堪一击关外满清八旗劲旅虎视眈眈,关内民不聊生民变四起,大明二百余年江山即将走向尽头李伏成意外穿越至此乱年,看他如何护江山于战乱、救百姓于水火,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 书评专区 从贞子开始制作怪谈游戏:一般 永归不朽:封神类的优秀作品,前期可能比较无趣,但封神后写...
关外满清八旗劲旅虎视眈眈,关内民不聊生民变四起,大明二百余年江山即将走向尽头
李伏成意外穿越至此乱年,看他如何护江山于战乱、救百姓于水火,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
书评专区
从贞子开始制作怪谈游戏:一般 永归不朽:封神类的优秀作品, 前期可能比较无趣, 但封神后写得相当不错, 想象力很好, 也能自圆其说 明朝伪君子:3.5
《乱明之建勋》免费试读免费试读
第7章 柴房托孤
夜晚,李家村一处破旧的房屋中,被狗头张师爷打得半死的李大娘正痛苦地躺在土炕上,李伏成与李芳儿两人在旁边伺候着。土炕下的柴火烧得很旺,将整个房间照映得好似白昼一般。
一碗热乎乎的米汤下肚,李大娘也终于慢慢苏醒了过来。
“娘,您终于醒了!”
见自己娘亲苏醒过来,李芳儿一把抱住李大娘,激动地哭了起来。
“芳儿,娘没事,你放心吧!”李大娘用她那双粗糙的双手慈祥地安抚着李芳。
“大娘,您终于醒了,这可真是太好了,快,趁着米汤热乎,您再喝一碗!”
李伏成见李大娘苏醒过来,自然也是高兴万分。
“孩子,今天要不是没有你,俺这把老骨头和芳儿,恐怕就要死在那几个畜生手里了!”
李大娘一边说着,一边挣扎着从土炕上翻腾起来,想要给李伏成磕头谢恩。
“大娘呀,您这是干什么!保护咱们老百姓,本来就是俺们人民子弟兵应该干得事!”
李伏成急忙将李大娘搀扶到床上。
“娘,您在胡说些什么呀,他不是俺大哥李木吗!”
此时的李芳儿还未回过神来,她疑惑地问着自己的娘亲。
“你错了芳儿,他确实不是俺儿李木。孩子,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呀!俺家李木如今又在何处呀!”
其实李大娘在刚见到李伏成的时候,也十分惊奇,她没有想到,天底下竟然会有人与自己的傻儿子长得那么像。
但是,知子莫如母,即使李伏成与自己的儿子长得再像,李大娘也明白,这不是自己的儿子。
“大娘,我叫李伏成,李木兄弟他为了缴纳辽饷上山砍柴,却不幸掉落山崖......是我亲手埋葬的他。这是李木兄弟的遗物。”
李伏成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怀中取出一块带着斑斑血迹的头巾,那正是李木唯一的遗物。
“木儿,我的儿!”
李大娘与李芳儿抱着那块血淋淋的头巾簇拥在一起失声痛哭着。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明末这个乱世中,又有多少像李木这样卑微可怜小人物的存在呢。
“孩子,你过来。”片刻之后,李大娘母女二人的情绪才稍稍缓和。
“大娘,您说。”李屠争微微走上前去。
“孩子,俺自己这把老骨头俺自己知道,都活了那么大岁数了,死了便死了。但是,让俺老婆子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俺的这个闺女芳儿。她一个女娃子,在这么一个乱糟糟的世道下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实在是不容易。孩子,俺知道,你是个好人。俺老婆子今天就倚老卖老一回,将俺家芳儿托付给你,还望你一定要答应!俺不求你能让她大富大贵,只要能让她勉强活下去,俺在九泉之下,也能闭上眼了!”
李大娘一边说着,一边跪在土炕上不住地向李伏成哀求着。
“娘,您这是干什么呀,快起来!”
李芳儿见老娘为了自己如此这般可怜,顿时心疼不已。
“芳儿。给娘跪下!”
李大娘一把将已哭成泪人一般的李芳儿扯住,令其跪在李伏成面前。
“大娘,您快起来呀!”
李伏成心中焦急万分,他心中考虑的是,自己和李大娘、李芳儿,根本就不是一个时空的人,若自己有一天又回到了自己的那个时空,那李芳儿又该怎么办呢!
“今天你要是不答应,俺老婆子就不起来了!”任凭李伏成怎么劝说,李大娘就是不起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给自己女儿争得一个活命的机会,一位母亲,会做出多大的努力、付出多大的牺牲。
“好,好,李大娘,我李伏成发誓,无论以后多么凶险,我都不会离开芳儿半步,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只要我李伏成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芳儿饿着。”
看着齐刷刷跪在自己面前的母女二人,李伏成心痛不已,无论是出于对李大娘母女二人的同情还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那份责任,李伏成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谢谢孩子,真得谢谢!”
见李伏成已经答应自己,高兴的李大娘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她和李芳儿缓缓站起。
“娘,快来喝粥,这可是李大哥从村里面好不容易借来的,都是细米,再不喝都快凉了。”
李芳儿小心翼翼地将刚才那碗热粥端到自己母亲面前。
诚然,这碗热粥确实是村子里其他人家里面讨来的,但是,眼下兵荒马乱的,人们家中的存量供自己家人食用还尚且不够,又有谁会傻乎乎地拿去做善事呢!没有办法,为了能让病重的李大娘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李伏成只好拿自己的迷彩帽去村子里长李老实家里换了些细米。
“好好,娘喝,娘喝。”在李芳儿的侍候下,李大娘慢慢地喝起粥来。
在土炕柴火的照映下,这个破旧的茅草屋,终于有了一丝温馨。
深夜,李伏成躺在干草堆上,看着在土炕上已经进入梦乡的李大娘母女,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想想自己这些天经历的事情,李伏成愈发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自己没有搞错的话,自己现在所在的这个时空,便是一六三六年二月份,也就是崇祯九年。
这个年头,关外有满清,关内有民变,金戈铁马,民不聊生,正是一个乱糟糟的年份。而且,在不久的六月份,刚刚改名建国的大清便会再一次挥师入关,首当其冲的,便是自己所在的昌平州。
到那时,就算自己再能打,恐怕也不是如狼似虎的满清八旗兵的对手。因此,要想自己能够在这个乱糟糟的年头生存下去,只靠自己一人,恐怕是不够的。想着想着,李伏成也慢慢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