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可以靠关系,他非要靠实力(陈友谅朱文正)在线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明朝:可以靠关系,他非要靠实力陈友谅朱文正

《明朝:可以靠关系,他非要靠实力》,是作者大大“逍遥御风”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陈友谅朱文正。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一次意外,我穿成了朱文正!原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侄子,节制中外诸军事的大都督,而我脚下的洪都,则是名垂青史的成名之战。以两万人困守孤城,对线陈友谅六十万汉军,数度摧其锋芒,坚守85日,为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原主后期作死,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我决定苟一苟,等朱元璋开元建国,至少也能混个郡王当当。这也是彻底摆脱牛马的宿命。嗯!未来可期!可当我真正亲身经历过战争后,不想看着国家这样颠沛流离。于是我靠实力立足天下,洪都之战我一战封神!...

点击阅读全文

明朝:可以靠关系,他非要靠实力

《明朝:可以靠关系,他非要靠实力》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陈友谅朱文正是作者“逍遥御风”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湖广行省的官员们顶着烈日,齐聚武昌枪炮厂,空旷的靶场里,静静安放着一座铁架车,车上盖着一张红绸布,下面不知是一根什么东西,看着像是一根巨木,正昂首斜指苍穹。通过绸布观察,那巨木状的物件长一丈有余,翘着的头部直径约有半尺。虽然看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是也能看得出此物线条极为优美流畅,官员们对此议论纷纷...

精彩章节试读


火药的配方比例朱文正已经做过调整,红夷大炮这种早期加农炮铸造也相对简单。

参知政事杨璟在朱文正的命令下,集中全城手艺精熟的铁匠,组建武昌枪炮局,依照图纸,采用轮班制,昼夜不停铸造红夷大炮,作为风帆战列舰的舰炮。

朱文正则亲自上阵,指导造船工场的老船匠们,对照“胜利号”,改进现有楼船战舰,使它抗风浪性、抗火炮后坐力和机动性大大提升,更适用于远洋作战。

朱文正不但重视海船的建造,对于内河所需的江船也颇为重视,建造了许多风帆炮艇,作为楼船巨舰的补充。

就这样,武昌轮船局也正式宣告成立了!

随着两大局的成立,武昌城内也变得热火朝天。

朱文正居中坐镇,朱文忠和周德兴主持轮船局工作,朱文英和杨璟主持枪炮局工作,五人各自分工,一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经过几位老铸炮匠的连日摸索试铸,七日后,史上第一门加农炮诞生了!

相较于碗口铳,这门炮通体由铜铁混合铸就,身形更为修长,炮口较小,炮膛较大,整体呈纺锤形,看上去赏心悦目。

朱文英看着自己连日来的劳动成果,有些怀疑的问向杨璟:“杨大人,你看这……这是火炮吗,怎么和咱平时的火炮一点都不像呢?”

他叫来铸炮匠人,恶狠狠问道:“嘿!你小子懂不懂铸炮,你会看图纸吗,这确定没搞反吗?”

朱文英要来图纸,左看右看看不明白,索性破罐子破摔,道:“快去把大都督叫来,下午咱们在教场试炮!”

他疑虑的望着这个奇怪的大炮,对工匠道:“这可是大哥第一次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任务,若是你铸错了样式,让我在大哥面前丢了脸,我可饶不过你!”

天高气爽,万里无云。

湖广行省的官员们顶着烈日,齐聚武昌枪炮厂,空旷的靶场里,静静安放着一座铁架车,车上盖着一张红绸布,下面不知是一根什么东西,看着像是一根巨木,正昂首斜指苍穹。

通过绸布观察,那巨木状的物件长一丈有余,翘着的头部直径约有半尺。

虽然看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是也能看得出此物线条极为优美流畅,官员们对此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物件。

“诸位!请安静下来!”

参知政事杨璟站在那铁架车旁,向着众人招手示意,嘈杂的靶场内立即归于平静,大家纷纷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杨璟,想知道他到底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诸位同僚!想必此刻大家心里一定有一个疑问,这么热的天,杨璟这个家伙让大家到这太阳底下站着是要干什么?是让大家晒油吗?”

武昌路总管胡美笑道:“杨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这火炉一样的天,真待不住啊!”

胡美,也就是洪都城头痛骂陈友谅的胡廷瑞,这个马屁精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字“国瑞”,自己主动改名了。

杨璟笑道:“胡大人还是那个急性子,这等国之重器,本官可不敢擅自揭开它的面目。”

他斜眼一看,朱文正一行已经从辕门进入靶场,便提高嗓门,伸手做了个邀请的动作,道:“诸位同僚,稍安勿躁!让我们有请此物的缔造者,吴国大都督,湖广行省平章朱大人为我们揭晓谜底!”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