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掉崖后,我抢了男主金手指》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周陶裴渊,讲述了【女强种田微武侠爽文】【没空间没系统】周陶穿进了一本名叫《重生后我成了侯爷手中的掌心娇》里的炮灰周梓桃。女主周梓桐是周家捡来的养女,从小受周家虐待,还要把她嫁给带四个拖油瓶的鳏夫裴渊。女主逃婚后却流落青楼,那个被她嫌弃逃婚的鳏夫则成了开国功臣封侯,还娶了她的堂妹周梓桃,而她却被侍郎亲爹拒认郁郁而终。女主重生后,不再抗拒这门婚事,原主周梓桃则被早早炮灰掉,就是为了给女主让路。好在自己穿到原主身上及时捡回一条命,并有了意外收获,若她所料不错这好像是男主能封侯的金手指之一。想到书中男主为了女主悲惨童年鸣不平,利用侯爷身份打击报复周家,使得周家人个个结局凄惨。穿越而来的周陶在成为周梓桃后,为了改变周家命运,走在抢夺男主金手指路上。武功和兵法秘籍,她先捡走!医毒双绝神医,她先认识结交!刚倒在地上的李煜还未彻底昏迷过去,就被路边蹲守了一天一夜的周梓桃提起来扛走,未来皇帝的命她来救!李煜:……他这是遇到女土匪了...
周陶裴渊是古代言情《开局掉崖后,我抢了男主金手指》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梦幻紫”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况且乔家只剩父女俩,女儿要是出嫁,就剩乔木匠一个人凄凉度日,给乔家一个孩子传承血脉,让乔木匠有个念想不至于晚年孤独终老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过前提是大孙子和乔家女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周。周老太自我攻略一番后就松了口,乔家乔木匠在听完女儿的话细细思考后也觉得不错。他之前想让女儿找上门女婿,不仅是为了传承乔家血...
阅读精彩章节
还有一点桃丫头没说错,乔木匠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一年到头都有忙不完的活计,即便挣的大部分钱都给女儿调理身体,但在外来户里他们家日子还是数一数二。
如果有太孙能继承乔木匠手艺,将来的确吃喝不愁,比老大的朝不保夕的掌柜活计强多了。
况且乔家只剩父女俩,女儿要是出嫁,就剩乔木匠一个人凄凉度日,给乔家一个孩子传承血脉,让乔木匠有个念想不至于晚年孤独终老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过前提是大孙子和乔家女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周。
周老太自我攻略一番后就松了口,乔家乔木匠在听完女儿的话细细思考后也觉得不错。
他之前想让女儿找上门女婿,不仅是为了传承乔家血脉,更怕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嫁出去受人欺负。
后来女儿喜欢上周老太家长孙,乔木匠看他是读书人,想着女儿找个有功名书生也不错,就算女婿将来考不上举人进士,也能当个教书先生或大掌柜,再有他帮衬,女儿就不用辛苦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
可惜周大郎突然放弃读书,不过他为了女儿竟愿意舍弃一个孩子给他们乔家,可见周大郎对女儿感情很重,将来成亲的话女儿有女婿真心对待,日子过得不会多差。
而且他听说周老太虽在家里说一不二,对两个儿媳妇却不错,从不打骂儿媳妇,也不重男轻女,除了对收养的孙女一般外,一家子还算和睦,
想来周老太儿媳妇应该也会有样学样,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他也放心。
傍晚时,周修信才赶着骡车从镇上回来。
他带回来满满一车的东西,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等,还有两个带烟囱可移动的铁炉子。
这些东西加起来差不多十五两银子,主要贵在两口铁锅和炉子上,那两样就花了十二两银子。
周梓桃给了他二十两银子,所以还剩五两。
看周修信满头大汗,衣服上都是白色的汗渍,周梓桃没好意思要剩下的钱:“爹跑了一天辛苦了,剩下钱你拿着出门买水喝,不过以后采买要走账,你不会写字,就让薛小九跟着你记下来。”
周修信一听立刻喜滋滋得把剩下五两银子揣进兜里:“今日那薛小九跟着我采买东西,帮我省下不少钱呢,像桌椅板凳这些都是他从一家刚不做馄饨生意的人家买来的,那家就做了三个月生意,东西都还九成新,比从木匠手里买新的能便宜一半多,我还从他家买了许多便宜的碗筷,就是他家炉子是泥坯的,来回搬太过笨重还不结实,便没从他家买。”
“薛小九房子找到了吗?”周梓桃问道。
“找到了,在镇上松香书院附近,那里住的大多是书院夫子或学子,是镇上治安最好的地方,就是租金有点高,带两间屋子的小院就要三百文一个月,快赶上铺面的租金,我用骡车帮他们兄妹俩搬了家,才赶回来的,对了,小九还问咱们准备什么时候去摆摊,他说认识万三爷手底下的衙役,或许能帮咱租个好位置,问你明天要不要去镇上谈租金?他说明天会在镇口那里等着你。”
听到兄妹俩已经搬家,周梓桃安心了一些,想到家里还有几百斤腌制起来的野猪肉,天气这么热,哪怕腌制起来不赶快吃也会坏:“那就明天一早就去吧,不耽误中午摆摊。”
正好这些野猪肉也能做成各种肉菜卖出去,省得放坏浪费食物。
一听明日去镇上摆摊,三个退学了的哥哥也想去帮忙,周梓桃想了想同意了。
她有两个铁炉,可以分开摆摊,不如一处摆在码头上,一处摆在松香书院附近。
松香书院不仅是镇上最大的书院,也是整个平阳县数一数二的书院,只因书院的山长岑老曾官拜从五品翰林侍读学士,虽官职不高,但在朝中颇有清名,他在十几年前告老还乡回河口镇开了书院当夫子,有许多读书人慕名而来求学。
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书院里陆陆续续有学子考上秀才或举人,还有几人中了进士,一人更是中了一甲探花,松香书院名声更盛,来求学的书生更多了。
哪怕松香书院入院最低标准要有童生功名,还是有许多学子不远千里来求学。
发展到如今,整个松香书院有五百多个学子和将近二十位夫子。
原主喜欢的宋童生去年考上童生后就进了松香书院读书,记忆里原主曾听宋童生吐槽过书院哪都好,就是饭食太过清淡没有滋味。
好多学子馋了都会偷跑出来去外面地摊上买些小吃解馋。
这些来读书的学子家里条件都差不到哪去,书院里大多是素食,他们肯定缺油水馋肉,明天她把肉菜炒香点,不信他们不闻着味来尝尝。
第二日一早,周梓桃仍旧不忘督促三个哥哥练了一个时辰的武,回来时大伯娘已经把两样主食做出来装进木桶里盖上了盖子,木桶外面用厚厚的棉被包裹,就是到了中午饭也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