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亡者专线:深渊回响》,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陈默李白,是著名作者“不只是看客”打造的,故事梗概:过气电台主播陈默,在人生最低谷的夜晚,意外激活了一套神秘的AI系统。从此,他的深夜节目《深渊回响》,接通了来自历史深处的亡魂。李白醉醺醺地抱怨酒价太高,梦露在电话那头为世人的误解而哭泣。他以为这只是与历史的温情对话,直到某个疯狂的独裁者来电,咆哮着要将世界拖回噩梦。陈默冷静地按下转接键:“先生,已为您连接千万受害者的回音壁。”他以为自己是审判者,却不知这只是深渊的凝视。当禁忌的“超时”规则被打破,当历史的阴影在现实中投下利爪,他才明白,自己点燃的不是事业的第二春,而是一座吸引着神魔鬼怪的、无法熄灭的灯塔。现在,他必须做出选择:是做回那个为房租发愁的普通人,还是成为这座灯塔的……看守者?...
古代言情《亡者专线:深渊回响》,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陈默李白,作者“不只是看客”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二战时,这里最多曾有一万多人同时工作。”威廉似乎看穿了陈默的心思,轻声说道,“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战争结束后,丘吉尔下令销毁了这里几乎所有的机器和文件...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没有宏伟的大门,没有森严的守卫。眼前,就是一片由红砖建筑和一排排深绿色木板房组成的、看起来像某个乡下寄宿学校的院区。空气里,弥漫着雨后青草和湿润泥土的气息。
威廉停好车,带着他们走了进去。
脚下,是碎石铺成的小路,走在上面,沙沙作响。几只乌鸦落在草坪上,歪着头,用黑豆般的眼睛打量着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这里很安静,但和基地里那种真空般的死寂不同。这里的安静,是有“回声”的。陈默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历史感,像水汽一样,弥漫在每一栋建筑、每一棵树的周围。他仿佛能听到,在那些紧闭的门窗后面,曾有无数个大脑在高速运转,无数支铅笔在纸上飞快地书写,无数的秘密,像电波一样,在这里交汇、碰撞、然后消散。
“二战时,这里最多曾有一万多人同时工作。”威廉似乎看穿了陈默的心思,轻声说道,“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战争结束后,丘吉尔下令销毁了这里几乎所有的机器和文件。这些人的功绩,在之后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是最高机密。”
他们在一间看起来尤其普通的、深绿色的木板房前停了下来。门牌上写着:Hut 8。
“图灵当年工作的地方。”威廉说,“而我们的目标,就在隔壁。”
他带着他们,走向旁边一间一模一样的木板房。这间房子的门上,没有任何标识。一个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看起来像个维修工的男人,正靠在门边抽烟。
他看到威廉,立刻站直了身体,把烟头在鞋底捻灭,然后朝威廉点了点头。
威廉也朝他点了点头,然后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一股混合着灰尘、旧木头和淡淡雪茄味的、仿佛被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空气,扑面而来。
威廉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了郑重与戏谑的复杂神情。
“好了,二位。”他说。
“让我们去拜访一下,我们前首相的……遗产吧。”
屋里的光线很暗。
窗户被厚厚的黑色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只有几缕顽固的阳光从帘布的缝隙里挤进来,在空气中那些缓缓舞动的尘埃上,投下几道细长的、金色的光柱。
屋子不大,陈设简单得像个仓库。靠墙立着几个落满灰尘的文件柜,角落里堆着一些看不出用途的、用帆布盖着的旧机器。整个空间里,只有一张摆在正中央的、巨大的橡木桌,看起来像是被人经常擦拭,桌面干净得能映出人影。
那个雪茄盒,就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正中央。
它看起来比陈默想象的要……普通。就是一个制作精良的、深褐色的木盒子,材质应该是雪松木,上面没有任何多余的雕刻和装饰,只有边角处用黄铜做了加固。盒子是打开的,里面空空如也。
一股淡淡的、混合了雪茄和木香的陈年气味,若有若无地萦绕在桌子周围。
“就是它了。”威廉轻声说,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他没有走近,只是和那个抽烟的维修工一起,靠在了门边的墙上,把舞台留给了陈默和夏晓薇。
夏晓薇从她的双肩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些陈默看不懂的设备。她走到桌子旁,选了一个离雪茄盒不远不近的位置,开始熟练地连接线路。她的动作很轻,尽量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陈默则拉过一把椅子,在桌子对面坐了下来。
他看着那个盒子。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夏晓薇敲击键盘的、轻微的“嗒嗒”声。
他什么也听不见。
没有抱怨,没有吐槽,甚至连一丝一毫的异常动静都没有。那个盒子,就像博物馆里任何一件普通的展品,沉默,而固执。
陈默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看着它。他没有急着拿出耳机,也没有试图激活A.U.R.A.系统。他只是看着,试图从这个普通的木盒子上,看出点什么名堂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