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宗主大人》李桓李念免费阅读全文

小说:拜见宗主大人 小说:奇幻玄幻 作者:蓬莱岛的橙子 角色:李桓李念 简介:穿越诸天万界,打造最强宗门!穿越异界十年,携带的系统这才珊珊来迟本以为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从此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系统竟然是个... 书评专区 红星兔的末日复兴日记:严格来说,本书目前立场合我意,故事在末日文中独树一帜。但对人物思想的体现仍然不足。由于我没有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暂且...

第8章


大理,天龙寺前。

李桓望着眼前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天龙寺,心中感叹不愧为大理的“佛都”。

天龙寺不同于其他的寺庙,它不仅是大理国的精神支柱,更是段氏皇权的保障者,寺中僧人也多以段氏皇族居多,乃名副其实的“国寺”。

在寺庙晨钟暮鼓声中,隐藏的是段氏一族的顶尖高手,这些强大的力量其实才是大理国真正的根基。

天龙寺香火缭绕,来此祭拜的信徒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李桓看着寺前的数道门,从左边进入寺庙中。

一般来说,寺庙的正中间会有三道门供人出入,但这三道门其实是有讲究的,中间那道就是常说的空门,此门一般供出家人进出。

香客可以选择从左右两边进入,走左右两边的时候也有一些讲究,一般走左边则迈左脚进入,走右边则迈右脚进入,以示对佛尊敬。

不过李桓来此并不是为了礼佛,进入寺后,他直接奔向牟尼堂。

寻到牟尼堂后,就在李桓准备推门进入时,便被堂外冲出的两名护法僧人拦下。

“站住!,你是何人?此地禁止进入!”

看着眼前面目庄严的两名武僧,李桓双手合十。

“本座,无极宗李桓,特来寻枯荣大师探讨佛理!”

其实以李桓的实力,直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六脉神剑拿走,天龙寺众人也不见得会发现。

不过李桓认为能和平解决,就尽量不动手,退一步讲即便动手,咱也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从武力与道德双方面打击敌人!

“回去吧,枯荣大师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另一个僧人开口说道。

李桓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得主人开口才行,眼前这两人只是一个看门的,拿不了什么主意。

于是运起内力开口说道,“请枯荣大师一见!”

传音入内,直到李桓话音落下,眼前二僧也没有听到李桓的话语,足见李桓的功力深厚。

眼前二僧见李桓还不离开,其中一人已无耐心,正欲出手赶人,就在此时堂内传出一老者的声音。

“请李先生进来。”

二僧听到老者声音后身躯一震,之后急忙对堂内施礼,之后一人打开堂门,一人引领李桓进入,李桓进入之后,领路的僧人退出堂外,并重新关上堂门。

“师兄,你说那才进入那位究竟是何方神圣?连枯荣大师都以先生称之。”

“这谁知道,如此年轻又能被大师放在眼中的,我实在想不出是何人物。”

牟尼堂内,四个和尚分坐在四个蒲团之上。

李桓看向堂内,其中三僧朝外,应该是本观、本相、本参这三位,三僧加上不在此的天龙寺方丈本因,乃是众所周知的天龙高僧。

至于面朝里面的那位,应该就是前世那位“妹爷”曾经饰演过的枯荣大师了。

见李桓进入堂中,枯荣大师转过身来,问道,“李先生来天龙寺所谓何事?”

听声音这位就是之前请李桓进来的那个人。

听闻枯荣大师的问话,李桓从容淡定地答道,“本座素喜佛学,听闻天龙寺有得道高僧,故来此探讨一番。”

看着眼前的少年,枯荣大师内心并不平静,此人竟然可以通过内力,将声音传到特定的地方,其功力深厚可以说已臻至化境。

只是不知此人此行究竟是何目的,对天龙寺是福是祸,不过看此人态度和善,不似有恶意,眼下只能顺应其意,见招拆招了。

枯荣大师转眼便想通其中关节所在,于是开口说道,“先生客气了,这哪里有什么得道高僧,不过是一群凡夫俗子罢了,承蒙先生看得起,请!”

之后又对身边的三位僧人说道,“本观、本相、本参,你们三位也可参与其中!”

三位高僧齐声应道,“是,大师!”

“叨扰诸位大师了!”

李桓双手合十对着四位僧人一礼,便寻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佛说众生平等,那为何还要跪拜佛祖?”

李桓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听到李桓的这个问题后,四位僧人均有所悟,枯荣大师看了一眼本观,而后说道,“本观你来为先生解释一下。”

本观听到枯荣大师的话之后,微微颔首,而后答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云: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正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而凡俗之心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礼佛。”

“佛曰:因吾礼汝,所以他们拜的并非我佛,则是自己。”

“就像门外的香客,他们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佛,但为什么愿意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祭拜我佛呢?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信仰我佛只是信仰的自己罢了。”

李桓听罢,对本观一礼说道,“大师所言,鞭辟入里,字字珠玑,受教了。”

本观急忙回礼道,“小僧献丑了,先生客气。”

而后李桓继续问道。

“既然佛是慈悲的,为什么会有地狱让人受苦受难?”

本相双手合十答道,“佛虽慈悲,但有三事亦不可为。”

“其一,因果不可改,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自因自果须独自承担。”

“其二,般若不可赐,自觉自受,旁人亦不可代劳。”

“其三,无缘不能渡,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

“大师所言,蕴含大智慧。”李桓赞扬了一句,继续开口。

“我听闻善人成佛,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得证菩提,而恶人成佛,只需放下屠刀,这做何解?”

本参听到这个问题后,对李桓行了一礼,而后说道,“这个问题就由小僧来替先生解答吧。”

“佛有渐悟与顿悟之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劫难中慢慢明白本我,得证菩提,即为渐悟;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则是顿悟,正所谓: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其次,放下屠刀则意味着放下自己的过去,屠刀并非真正的屠刀,亦是内心的妄想与执念。”

李桓听完本参的解释之后,点头回应,而后继续说道,“我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希望诸位大师能够替我解答。”

“佛讲放下执念,但佛普度众生岂不是最大的执念?佛既有执念又有什么资格叫别人放下呢?”

“既然放下执念,才能成佛,那放不下,是否意味着佛便不是佛,其理论如何能信?”

“佛说一切皆空,世间本无对错,既然本无对错又何来善恶之分,若无善恶之分,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岂不自相矛盾?”

继续阅读《拜见宗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