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珅典学中郎将)红楼和中堂全章节阅读_贾珅典学中郎将全文阅读

正在连载中的穿越重生《红楼和中堂》,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贾珅典学中郎将,故事精彩剧情为:“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满清正红旗\/一等忠襄公\/首席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钮祜禄•和珅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红楼和中堂 类型:穿越重生 作者:典学中郎将 角色:贾珅典学中郎将 《红楼和中堂》小说是作者“典学中郎将”的倾心力作。以下是《红楼和中堂》内容介绍:“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乾隆朝后期大权臣钮祜禄•和珅被嘉庆帝一条白绫赐死于狱中,时年49岁,同时,留下了这首最广为人知的绝命诗……公元1724年,大秦永隆七年,神京城宁荣街荣国府后街胡同里。一座三进四合院里,五更鸡鸣时分一名妇人早早起来准备饭食,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娃儿在旁协助,小院内外门窗披白挂素,痕迹斑驳,该是此户人家有人逝世一段时间。东厢房内,凌晨的夜里,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评论专区

穿越之激情岁月:截至现实时间19年10月末,小说最新情节“外蒙飞机失事,小秋当上‘公务员‘” 法师故事:虽然有机械降神之嫌,某些坑没填。不过文章写得确实不错,有种当年看崔斯特的感觉。给个8分不过分 篮坛第一外挂:有伙伴说前面有点小毒。我去,就看了2章。我抗不住了。这是小毒吗? 红楼和中堂

第1章 不似梦里身非客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乾隆朝后期大权臣钮祜禄•和珅被嘉庆帝一条白绫赐死于狱中,时年49岁,同时,留下了这首最广为人知的绝命诗……

公元1724年,大秦永隆七年,神京城宁荣街荣国府后街胡同里。一座三进四合院里,五更鸡鸣时分一名妇人早早起来准备饭食,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娃儿在旁协助,小院内外门窗披白挂素,痕迹斑驳,该是此户人家有人逝世一段时间。

东厢房内,凌晨的夜里,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眼睛的主人起身盘坐,眼神在屋内逡巡一圈,看着屋内熟悉而又陌生的布置,震惊不已。

自己明明已被皇帝一尺白绫赐死,闭眼之后再来估计是阎王殿了,怎么看这般环境似是还在京城某个地方。听着这时屋外传来的鸡鸣,心念一动,头颅如遭电击,疼得他忙抱着头颅咬牙切齿,冷汗直冒愣是没有发出声音。

片刻之后,疼痛褪去,冷汗直下。

“世间竟有如此奇事?”他难以置信的自言自语道,语气里带着些许兴奋。自己本是大清乾隆朝的大臣,办事尽心尽力,太上皇和永琰小儿权位斗争。最后,他父子二人一个成全了自己的十全称号,一个获得了几万万两白银的库入,自己本本分分做个臣子,毫无谋逆之心,却成了牺牲品。

不想死后竟还魂重生,这是传说中铁拐李之流的神仙事迹呀。更离奇的是,借尸还魂在《石头记》中,真是怪哉!

借尸还魂方才知晓,此身原名贾珅,乃宁国府近派重孙,其祖乃是宁国府二代家主贾代化(原著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胞弟贾代攸(在京八房之一),几代传到此第三辈。两年多前其父亡故,家中只有一母秦氏和义妹相依为命。

自己前世做过《四库全书》总裁官,《石头记》一书自己还是读过的。书中似乎没有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书中对贾家在京八房也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

其祖贾代攸系贾代化胞弟,排行第四,其前除了大哥贾代化,尚有二哥贾代修、三哥贾代福。素来幺儿最受宠,贾代攸在兄弟中是最小的,虽不能继承爵位,但是当日分家时从父亲以及母亲这边继承到了相比老二、老三多一些的财产。

奈何这老小子,虽不是啥纨绔膏粱,但也是不会来事儿的主。坐吃山空,潇洒了一辈子,死的时候也没留下多少家产,只给两个儿子一人留了一处宅子。

所幸祖母是个利落明白之人,虽然丈夫分得财产较多,但看他这样子,今后给两个儿子估计也是留不下什么。为儿孙今后计,本着求人不如求己,打小就逼着两个儿子学些东西,送去府学学习。

大儿子比较稳重好学,但对四书五经那些玩意儿却兴趣缺缺,求个一知半解,倒是对律法之类甚喜,没去参加科举。

小儿子就更不一样了,不爱读书,去了府学那边,跳脱的很。时常偷偷跑去看贾代善一众亲兵操练,书没咋读武倒是学的有模有样,打小就没少挨其母打。

代攸其人,为人机灵,偏偏不修正途,玩了一辈子,临终才知道担心两个儿子今后生计问题。

时逢文武地位开始改变,通过堂哥贾代善(时任龙禁卫大臣,兵部左侍郎)这边给大儿子贾收在刑部这边谋了个从八品笔帖式的营生。贾收一听喜不自禁,屁颠屁颠就去赴任,现在已经是从五品笔帖式,听说下个月就要升主事了。

后贾代攸又找大哥贾代化(时任节度京营戎政,即京营节度使)帮忙为小儿子贾敛在京营谋了个中军尉,死前为神机营游击。

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酒楼摆桌庆祝时贪杯醉酒独行回家,冻死在街头,只留下一妻一子一女。而身主贾珅正是贾敛的儿子,时年才十三岁,好读书。

大伯帮忙奔走,时任族长贾敬和其父一些同僚帮忙,为其在兵部谋了个笔帖式的职位,待到十六岁时便去履职。

现在孝期已满,加上年满十六岁,今天就要去兵部履职去了~

……

如此看来,这贾珅境遇倒是比我少时还好些了,只是没有爵位而已,不过这名字倒是与我颇合。我名和珅,其名也是珅,天意让我重生于此啊,少年自咐道。

没错,还魂重生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和珅和大人,全名钮祜禄·和珅。

曹梦阮(雪芹是号)著《石头记》刻意隐去朝代,也不知这书中世界与另一世界有何不同,现在不知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想罢,便下床点灯宽衣,在屋中找寻经史书籍翻看。

屋外的秦氏看到儿子屋中亮起的灯光,灯光下看书的影子。宽慰的一笑,转头便和女儿继续做饭去了。想着儿子现在长大了,有正经营生,也该为他考虑一下婚姻大事了。

秦氏想起大哥家有一个女儿,十几年前抱养的,算起来今年刚好满十四。去年前回去看过,小小模样很是标致,是个美人胚子,身段一看也是个能生儿子的样子。

一年过去现在估计早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明日大哥休沐就去大哥家看看,定要讨过来给珅儿做妻。想完,笑着继续做饭去了。

屋内的贾珅并不知母亲秦氏的想法,完全沉浸在翻看的《国朝史略》中。

原来,此方世界清前的历史与前世相符,只是到了前明崇祯年间,李自成谋士牛金星计除李岩及其弟李年,不想被李年逃出,摔亲信十数人一路辗转逃到东南隐姓埋名,以图报仇。

后来清军入关,李年回河南招募乡党,发展势力壮大,一步步站稳脚跟。时南明多政权皆言自身正朔,互相攻伐,李年已控制着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在内的地区,真正威震山东河南以及徽苏部分地区,使得清军一直无法南下。

后李年以豫鲁淮扬为根基,建国称王,号为秦王。趁南方诸明、闯军、张献忠残部纷争之际,起兵马十五万北上伐清。

时摄政王多尔衮落马身亡,清军矛盾激化,内部纷乱,战争一年内,清军无奈撤出山海关。

李年迅速整合消化北方,派遣大将仿毛文龙事占领皮岛,不停侵扰满清后方,并登基称帝,定都洛阳,年号神武,尊其兄李岩为烈祖。

而后整军南讨,消灭南方诸明、闯军、张献忠残部,永历与一众死忠拥趸逃入缅甸。

缅王迫于秦廷军势,欲献永历。事泄,李定国与不满国王弑兄的缅甸贵族率军攻入王宫,杀死缅王哇达姆摩,趁机铲除缅甸一众王室,拥立永历为帝,时刻想要反攻中原。

时神武六年,李年身死,庙号太祖,留遗诏由其子李嵊即位并册封功臣,以安稳朝堂,年号仁熙。天子易位,加上秦军北来,不适南方瘴气,扑杀南明余孽之事就不了了之。即位后,李嵊依遗诏大封群臣,共封四王八公十二侯……

贾珅粗略看了一下《国朝史略》,明白了大概现在是什么时间点,现在如果按照前世的年号计算的话应该是雍正六年(1728年)。秦朝开国太祖神武皇帝李年开始,经太宗洪圣皇帝李嵊、太上皇隆熙皇帝李镕,到现今第四位皇帝永徵帝李冼,过去了72年。

此时的贾珅,身为汉人,魂为满人。但对于他来说,是汉是满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在他看来,清时满人各种奇葩政策,不过是黑山白水走出来,骤得花花世界的那种自卑在作祟罢了。

贾珅名字也不错,和自己倒挺贴合,自己死得时候不到50岁,正该是大展宏图之时候,最后还是落了个“东门黄犬”的结局,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如何了。想他尚十公主,应该性命无忧,唉~

一番计较完,早起的初阳开始升天,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纸照进屋内,贾珅也该起身用饭,后去刑部履职了。

刚好义妹来唤贾珅去用餐,说起来这义妹也是命苦,不过贾家当做亲生女儿养着。

早年贾敛还是中军尉的时候,时为太子的义忠亲王坏了事儿,京营中的五军营哗变欲清君侧,京营节度使(时贾代化已亡故)被控制。哗变的主导者王祎薄是贾家的旧部,虽然贾家没有参与,但是毕竟出身贾家旧部,贾家肯定难以脱掉干系。

节度使趁看守人不备,派人出来传信和求援,当时的贾敛是神机营的中军尉,手底下有500人,得知消息,当机立断,主动率领手下弟兄,趁夜色混入五军营,救下节度使,并协同节度使家丁擒拿住王祎薄,哗变遂解。

本来有此功劳,升到游击将军是可以的,但是鉴于这其中微妙的关系,牵扯到贾家,就只给升了佐击将军。这其中,手下百户不慎被王祎薄家丁所杀,只留下一女园儿年仅五岁,无人照养,就被贾敛收养做养女了,现年十二岁。

“珅哥哥,母亲让我来唤你用饭,你收拾妥当了嘛,今日可是要早早去兵部的呀!”

点击阅读全文